梦轩随录:《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希腊化时代
1、特征:
(1)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占统治地位
(2)欧亚非三大洲的古老文明开始交流融会
2、起止年代
(1)开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开始向波斯国东征
(2)结束:公元前31年,罗马征服埃及的托勒密王朝
3、缔造者:马其顿人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马其顿的崛起
1、时间:公元前4世纪后半夜
2、背景:希腊腹地发展了200年的城邦政治制度日趋衰微
3、领导者:国王腓力二世
4、崛起原因:腓力选择借鉴了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经验,对马其顿的政治制度和币制进行了改革
5、表现:
(1)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在克罗尼亚战役挫败以雅典、底比斯为首的反马其顿联军,迫使几乎全希腊承认他的霸权
(2)腓力二世拟订开疆拓土的战略,拥护者号召把战争引向亚洲,把财富夺回希腊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亚历山大的远征
1、登基
(1)契机: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
(2)说法
1)亚历山大发动了刺杀
2)波斯人发动了刺杀
2、远征的动机:受波斯人公元前5世纪入侵希腊、洗劫雅典的启发
3、亚历山大的才能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所向披靡、横扫欧亚非的军事天才
(2)自幼接受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宫廷教育,16岁随父出征,文武双全
4、第一次远征
(1)出发:公元前335年,组建了一支仅有3万步兵、5千骑兵、160战舰的远征军
(2)征服路线
1)波斯:公元前334年首战告捷,次年在叙利亚大败十万波斯军
2)地中海东岸:挥师南下,迅速攻占了腓尼基、巴黎斯坦
3)埃及:兵不血刃占领,埃及法老、神庙祭司尊其为阿蒙神之子,埃及法老的合法继承人
4)波斯:再次北上,于公元前331年,在亚述古都尼尼微附近大败波斯,大流士三世弃阵逃跑
(3)结果:
1)攻占巴比伦、苏撒和波塞波利斯三大古都,并进行洗劫
2)波斯国王宫毁人亡,以亚历山大为首的希腊入侵者取代波斯帝国在古代西亚的统治地位
5、第二次远征
(1)开始:公元前327年,进一步向东扩张
(2)征服路线:越过东伊朗北部,到达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和阿富汗北部,随后进入巴基斯坦,到达印度河谷后返回
(3)结果:
1)从陆地返回,穿过俾路支斯坦和伊朗东部沙漠,损失惨重
2)公元前324年返回巴比伦,历时10年的东征结束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亚历山大的帝国
1、首都:
(1)位置:巴比伦
(2)原因:亚历山大认定未来的中心不在相对贫穷的西方,而在富庶的东方
2、地域:横跨欧亚非,西起巴尔干半岛,南达利比亚、埃及,东至印度、中亚大夏一带,北达多瑙河和黑海北岸
3、亚历山大里亚
(1)来由:
1)亚历山大每占一地,都要留下总督驻军;并新建了七十余座名为“亚历山大里亚”的要塞
2)埃及开罗西北部的“亚历山大里亚”是最大的一座军事要塞,于公元前332年建造
(2)地位
1)建成以后不久,成为托勒密一世的都城
2)公元前四世纪后,亚历山大里亚成为地中海和东方各国贸易及文化交流的中心
4、民族融合政策
(1)原因:亚历山大传播希腊文化时并没有完全消灭或同化本地文化,希腊统治者与原住民难免产生矛盾
(2)民族融合的措施
1)拉拢波斯上层,将降臣委任为地方官
2)鼓励希腊军人与波斯贵族女子通婚
Ⅰ、亚历山大本人迎娶了大夏王宫之女;又纳大流士的女儿为妃
Ⅱ、下令凡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通婚可以免税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帝国的分裂
1、原因
(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筹备远征阿拉伯半岛时病亡,年仅33岁
(2)皇帝没有指定继承人,据说临死时含糊地指定“最强者”
(3)权力真空导致各省总督拥兵自立、互相攻伐
(4)孤儿寡母无力控制群臣,反被利用身亡
2、结果:经过20年拼杀,三位枭雄依欧、亚、非三分天下
(1)西亚:塞琉古王国
1)将希腊文化与西亚、印度文化融合,影响中国西域
(2)埃及:托勒密王国
1)取代埃及法老,直到公元前30年克里奥帕特拉去世
(3)希腊本土与马其顿:安提柯王国
1)持续百余年,影响随后几个世纪的希腊
3、各王朝的宗教信仰:起初保持希腊神话的明显痕迹,后来东方宗教思想和礼仪逐渐向传统的希腊神崇拜渗透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希腊化时代的科学技术
1、空前繁荣的原因:
(1)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古代先进埃及、西亚文明的刺激
(2)亚历山大及后继者对科技活动热心赞助
2、具体的学科成就
(1)地理学
1)公元2世纪,托勒密著《天文学》13卷,创立统治欧洲天文学界1400年的地心说
2)公元前3世纪,亚里斯塔克就认识到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并同时自转;他首次尝试测量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提出地球小于太阳。但世人没有接受
(2)数学
1)贡献:古代西亚、埃及的先哲通过丈量土地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知识,但没能超出感性、经验的古朴阶段;古代希腊数学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抽象出一系列的数学概念,如:点、线、面、平行、大于、小于、等于
2)科学家代表
Ⅰ、毕达哥拉斯:勾股定理
(Ⅰ)现已查明在公元前3000年,古代苏美尔时代就有记载
(Ⅱ)如果不是历史的巧合或古代文明的再发现,这能成为东学西渐的例证
Ⅱ、欧几里德:几何学
(Ⅰ)是古代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之一
(Ⅱ)在16世纪被耶稣会士编纂、增补为一本非常有名的数学教科书,系统总结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知识,从假设和公理出发演绎出最早最严谨的公式化数学体系
(Ⅲ)16世纪末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入中国,与徐光启合译前六卷为《几何原本》,是引进中国最早、最有影响的古文献之一
Ⅲ、阿基米德:古典力学、流体力学的奠基人
(Ⅰ)西西里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曾到亚历山大里亚留学
(Ⅱ)著有《论球体的圆柱体》、《论星图》等著作
(Ⅲ)求出圆周率的值在3.14至3.141之间
(Ⅳ)正确求出球体和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Ⅴ)把数学、力学、机械学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研究,并投入实践应用;其设计的投石机在抵御罗马人时发挥重要作用
(Ⅵ)公元前212年,75岁的阿基米德在凝视几何图形时死于罗马士兵的刀剑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希腊化时代的其他文化成就
1、雕刻
(1)特征:希腊雕塑艺术中心从雅典逐渐向小亚细亚和爱琴海周边诸岛发展
(2)代表
1)帕加马王国:宙斯大祭坛浮雕
2)萨莫色雷斯岛:大理石尼凯女神像(胜利女神像)
3)米洛斯岛: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女神像(维纳斯女神像)
4)罗德岛人:拉奥孔群雕
2、哲学
(1)中心:雅典
(2)特征:追求自我满足,反对趋炎附势
(3)三大学派
1)伊壁鸠鲁学派:
Ⅰ、认为人生的终极追求目标是快乐
Ⅱ、自然的快乐是基础的,但不是终极的;心灵的快乐是更高等级的快乐
Ⅲ、想要趋乐避苦,就要远离仕途、经济,必须节制、清心寡欲
Ⅳ、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主张经常被后世误解、歪曲,乃至诽谤
2)斯多葛学派:主张理性、节制、甚至苦行,反对追求快乐
3)犬儒学派:主张放弃所有文明享乐,回归原始生活方式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十二集
希腊化时代的评价
1、希腊化时代新文化面貌的实质是在互相交流冲撞中孕育出一个当地新文化
2、西亚、北非希腊化的同时,希腊移民也东方化。这是一个同步发展互为补充的历史进程,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大陆以后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