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四集

两河下游的冲积平原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意思是两河之间,西方人称这块土地为沃月地带,是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月,我们又称这个地区为两河流域地区。

---------------------------------

维基百科与《世界历史》影像中对于“新月沃土”的冲突解释。毕竟是谁搞错了?

r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四集

在古时的两河流域,人们用泥土来建造房屋,用泥土来制造日用器皿,泥土是基本的生活资源,不仅如此,泥土还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载体,他们在泥土上写字,泥土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传向四方的媒介。

------------------------------------

所以两河流域的人都是泥人……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四集

两河流域早期的政治变迁:

1、苏美尔城邦国家
(1)变迁
  1)约6500年前(公元前4500年),苏美尔人到两河流域最南端定居
  2)约4900年前(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
(2)城邦的特征
  1)包括城市、周边的耕地和人口众多的村庄
  2)有一个统治者,主持城邦内一切事物:战争、祭祀、工程、贸易

2、阿卡德王国
(1)时间:约4300年前(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人逐渐吞并苏美尔城邦国家。
(2)经过:萨尔贡统一苏美尔地区,建立古代两个流域第一个统一国家,在北部建立新首都,定名阿卡德。
(3)意义
  1)世界上第一个地域性的王国
  2)最早的中央集权制雏形
  3)建造世界上最早的首都

3、乌尔第三王朝(新苏美尔时期)
(1)时间:约公元前2113年,阿卡德王国灭亡100年后
(2)评价:
  1)苏美尔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2)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法典《乌尔纳姆法典》,是《汉穆拉比法典》的蓝本。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四集

苏美尔的社会与文化:

1、崇尚武力,崇拜英雄
(1)《吉尔伽美什》在两河流域广为流传,讲述一个英勇、多情、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故事。
2、虔诚敬神
(1)每个城邦都有一个保护神,各城邦最高大辉煌的建筑是神庙
(2)神庙是城邦之间,甚至苏美尔与周边地区之间经济活动的中心。
3、勤奋好学
(1)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为王室和神庙培养书吏,教授苏美尔语语法、写作、书法以及代数、几何、自然等课程
(2)书吏工作范围广泛:政府机关、军队、王宫、私人庄园
4、善于经商和对外交往
(1)原因:地理环境贫瘠,但四通八达
(2)早在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阿富汗、次大陆、小亚细亚、波斯湾沿岸就有苏美尔商人
5、苏美尔语
(1)地位:楔形文字中最重要的语言
(2)影响:伴随苏美尔商人的活动,将苏美尔文明传向四方(如楔形文字成为通用文字)
(3)结局:公元前2000年以后日常交流使用阿卡德语。苏美尔语只用于书写,地位可能类似后来的拉丁语或古希腊语。

=========================

《世界历史》纪录片 第四集

巴比伦时期的两河流域:

1、古巴比伦王国
(1)缔造者:阿摩利人、汉穆拉比(第六代国王,统一两河流域)
(2)时间: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登基)
(3)文明成果:迄今为止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2、中巴比伦王国(加喜特王朝)
(1)建立者:北方山区的加喜特人
(2)时间:接替古巴比伦王国而建立
(3)地位:古代两河流域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
(4)评价:长期处于积弱状态
(5)结果:北部地区的亚述人壮大,建立亚述帝国
3、新巴比伦王国
(1)建立者:迦勒底人
(2)时间:中巴比伦王国灭亡六、七百年后
(3)评价:天文学发达,编辑整理《巴比伦日志》记载每月的天文现象、货物价格、水位和天气状况,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记录之一
(4)著名国王:尼布贾尼撒二世
  1)是“巴比伦之囚”时期的巴比伦国王
  2)据说为王妃建造“空中花园”

标签: 历史

相关文章推荐

添加新评论,含*的栏目为必填